NOTE #00 – 01 不一定有建设性的初学者电台

如果不是疫情为这个国家踩下急刹车,或许我们很久都没有度过一个这样的初春了。大自然周而复始,我们却很少有机会去注意它的变化。三月将近,春天稍微透露了一些消息,球根从枯草间拱出了绿色,月季枝干上的红芽正在形成,大地开始松动…… 凛冬之后,囿于两房一厅之间的人类,反倒是该向植物界学习蛰伏。“人造自然”是我们的第一堂课,学习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可能从养一株大叶伞或是发一盆豆芽开始,趁现在马上操练起来,成为生活的一把好手,走出门,就能和命运掰掰腕子。

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有什么比种植更适合疗愈当下的集体焦虑症了。在初学者电台的第一期节目中,我们将和两位非职业的园艺好手过过招,套套他们和植物的故事,以及给有兴趣却还在观望的你祛祛魅,帮已经开始种植却不得法的朋友打打气。总之莳花弄草从来不是一件清闲的事情,你需要弄清楚植物原生的环境,按需管理,遇到病害,及时止损,不必患得患失,大方从头再来。但重要的是,一旦你开始种植,你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春天。

#00 不一定有建设性的兴趣

#01 人造自然

🔍 本期梗概

[03:03] 竹顶针:我不能算“种植”,我是被植物“入侵”

[05:46] 张守望:自己的状态变化了,植物就都养活了

[09:15] 竹顶针:我更像是在某一片丛林里截下一个小片段,搬回了自己房间里

[09:53] 张守望:创造一个本不存在的新事物也是一种创作,育种师挺像艺术家

[13:44] 竹顶针:种植很“容易”,你只要把植物的原生环境复原出来就好了

[18:21] 竹顶针:南方路上都是花,大学刚来北京时很有冲击,来年春天才意识到北方的美

[25:27] 张守望:我第一次对花有兴趣是骨折在家,记录了一束花从盛开到死亡的过程

[28:24] 竹顶针:养植物在“过度关注”与“放任不管”之间的平衡是最难拿捏的

[29:43] 张守望:我爸爸从来不用杀虫剂,他不理解我喷药的行为

[34:09] 竹顶针:最推荐小白种日本大叶伞,家中和办公室都适合

[35:35] 张守望:家里有地的种月季,阳台推荐扶桑

💁🏻‍♂️ 本期嘉宾

竹顶针 | 前媒体人,互联网用户体验研究从业者

张守望 | CarSick Cars乐队主唱/吉他手,White+ 乐队成员

📖 相关书籍

  • 《大成功!木村卓功的玫瑰月季栽培手册》- 张守望推荐
  • 《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 竹顶针推荐
  • 《家庭花卉种植书籍入门手册》- 赵梦莎推荐

🌱 延伸阅读

“天堂在花园里流连不去” | 贾曼的花园

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的花园在肯特郡Dungeness一处废弃核电站附近的滩涂。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间,种植陪伴着他渡过了艾滋病痛的最后时光。

印象派与法式花园 | 莫奈的花园

莫奈(Claude Monet)可能是艺术史上的头号“花痴”。他在法国小镇吉维尼(Giverny)的宅邸有着万顷庄园,他在“诺曼底花园”这片自然的画布上种下无数他最爱的日本珍稀花卉,在水园中铺满睡莲。花园是他的缪斯,和绘画一并是他创作的总和。

Hauser & Wirth Somerset 花园中的画廊

法式花园向来以规整对称为代表,而英式花园则是园林史的后来者居上,追求田园与荒野的自然发展。虽然邱园更为代表,但豪瑟沃斯的萨默塞特艺术中心的农场花园则吸引着更多艺术界的园艺狂热者。出自著名荷兰园林设计大师Piet Oudolf之手。这位崇尚自然主义花境的设计师最知名的作品是纽约的高线High Line公园。

北京植物园南园与末代皇帝的“劳动改造”

北京植物园的南园位于在香山路南侧,隶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后曾在这里接受劳动改造学习种植。

与离心圆相关的三个作品 | Maybe Noise的展览

参展艺术家是Maybe Noise的主创张守望和盛洁,展览包含了影像、绘画、摄影三种不同的媒介,在为期三周的展期内,展览将在同一空间内按周更换媒介,依次轮换,最终通过时间的分离与空间致性完成这场交错时间的纵深对话。第三周是张守望的一组「圆的轨迹」摄影作品,作为对他着眼于表现自然声场的作曲《Piano Ring》外的视觉回复。

🎵 选用音乐

  • 开场 Matmos – Spondee
  • #00 Sula Bassana – Baby Blue Shuffle In D Major
  • Stereolab – Parsec
  • #01 Radiohead – Lotus Flower
  • 杨乃文 – 花与虫

🎤 主持人
赵阿萌,赵梦莎

🎧 后期
周玥